王之渙的生活科普

當前位置 /首頁/王之渙的生活科普/列表
王之渙的涼州詞中的名句是什麼

王之渙的涼州詞中的名句是什麼

08-04
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解釋:被風捲起的黃沙,好像與白雲連在一起,玉門關孤零零地聳立在高山之中,顯得孤峭冷寂,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《折楊柳》去埋怨春光遲遲...
涼州詞王之渙中的春風指的是什麼

涼州詞王之渙中的春風指的是什麼

12-16
涼州詞王之渙中的春風有兩方面意思:1、從表面意思來理解:表示的是真正的春風,體現的是邊塞環境的艱苦。2、是從作者的寫作意圖:表示統治階級不體恤民情,不曾關心戍守邊疆的戰士。3、這句話是為了反映作者對戰士疾苦的同情...
涼州詞王之渙鑑賞

涼州詞王之渙鑑賞

11-10
這首詩表達出戍邊士兵的思鄉懷土之情。詩的首句寫極目遠眺之景,描繪出黃河的蜿蜒雄壯。次句寫塞上孤城,意境蕭殺悲愴。先寫邊塞的蕭索悲涼,以襯托戍守者的孤苦寂寥。第三句忽而一轉,引人羌笛之聲。羌笛所奏是《折楊柳》的...
王之渙的涼州詞的詩意

王之渙的涼州詞的詩意

07-08
1、詩意:前兩句描繪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,後兩句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。此詩雖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,但寫得悲壯蒼涼,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,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。2、王之渙講究義氣,豪放不羈,常...
出塞王之渙的詩意

出塞王之渙的詩意

08-03
1、《出塞》王之渙的詩意是詩人初到涼州,面對黃河、邊城的遼闊景象。此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,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、荒涼的景色,悲壯蒼涼,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,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...
王之渙的六首詩分別是什麼

王之渙的六首詩分別是什麼

09-25
王之渙留下的六首詩分別是《登鸛雀樓》、《涼州詞二首》、《宴詞》、《送別》、《九日送別》和《橫吹曲辭·出塞》。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,豪放不羈,常擊劍悲歌,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,名動一時。王之渙幼年聰穎...
王之渙與王昌齡之間的關係

王之渙與王昌齡之間的關係

08-04
王之渙,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,字季凌,漢族,絳州人。豪放不羈,常擊劍悲歌,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。名動一時,他常與高適、王昌齡等相唱和,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。其代表作有《登鸛雀樓》、《涼州詞》等。王之渙“慷慨有大略...
王之渙是邊塞詩人嗎

王之渙是邊塞詩人嗎

12-18
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有高適、岑參、李頎、王昌齡、王之渙、王翰等。邊塞詩人是指古代以邊疆地區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寫作的詩人。邊塞詩人多以詩歌描寫遍地的山川景物、風土人情,反映塞上戰爭和軍旅生活。王之渙介紹王...
王之渙是哪個朝代的詩人

王之渙是哪個朝代的詩人

08-19
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,字季凌,他常與高適、王昌齡等相唱和,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。其代表作有《登鸛雀樓》、《涼州詞》等。王之渙是盛唐的著名詩人,性格豪放不羈,常擊劍悲歌,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。名動一時,他...
王之渙的名言有哪些

王之渙的名言有哪些

11-04
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,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漢家天子今神武,不肯和親歸去來。近來攀折苦,應為別離多。白日依山盡,黃河人海流。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真者,精誠之至也,不精不誠,不能動人,—...
王之渙是哪個朝代的

王之渙是哪個朝代的

12-03
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詩人。王之渙字季凌,漢族,薊門人,一說晉陽(今山西太原)人。其代表作有《登鸛雀樓》、《涼州詞》等。王之渙(688—742),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,字季凌,漢族,薊門人,一說晉陽(今山西太原)人。性格豪放不羈,常擊...
王之渙的詩句

王之渙的詩句

11-01
1、《涼州詞二首》唐代: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單于北望拂雲堆,殺馬登壇祭幾回。漢家天子今神武,不肯和親歸去來2、《登鸛雀樓》唐代:王之渙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...
涼州詞王之渙是什麼朝代的

涼州詞王之渙是什麼朝代的

12-16
王之渙生於688年,死於742年,字季凌,漢族,絳州人。豪放不羈,常擊劍悲歌,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,名動一時,常與高適、王昌齡等相唱和,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。代表作有《登鸛雀樓》、《涼州詞》等。王之渙早年精於文章,並善於...
王之渙的涼州詞主要描寫什麼

王之渙的涼州詞主要描寫什麼

09-08
《涼州詞》描寫的是詩人的的是“怨”與“孤獨”。首句設想奇特,是溯流而望。在如此山長水遠天高地闊的浩翰背景中,一片孤城形隻影單,兀然獨立於萬仞群山之中,而那條黃河則如絲如帶,把藍天白雲、孤城、群山系結在一起。這是...
涼州詞王之渙的思想感情

涼州詞王之渙的思想感情

12-16
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,極力襯托出了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。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,玉門關外,春風不度,楊柳不青,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,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。王之渙,字季凌,晉陽人,後遷居絳州。唐代詩人...
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並稱什麼

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並稱什麼

02-22
邊塞詩人,以描繪邊塞風光、反映戍邊將士生活為主。漢魏六朝時已有一些邊塞詩人,至隋代數量不斷增多,初唐四傑和陳子昂又進一步予以發展,到盛唐則全面成熟。其中以高適、王昌齡、岑參、王之渙四位善於邊塞詩創作,作品較為出...
涼州詞唐王之渙的詩意

涼州詞唐王之渙的詩意

04-08
涼州詞唐王之渙的詩意: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,同時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、荒涼的景色,悲壯蒼涼,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,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。涼州詞原文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羌笛...
涼州詞的詩意王之渙

涼州詞的詩意王之渙

04-27
詩意: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,好像與白雲連在一起,玉門關孤零零地聳立在高山之中,顯得孤峭冷寂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《折楊柳》去埋怨春光遲遲呢,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。原詩: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...
王之渙《涼州詞》是邊塞詩嗎

王之渙《涼州詞》是邊塞詩嗎

08-14
王之渙《涼州詞》是邊塞詩,此詩描寫了壯闊蒼涼的邊塞景象,抒發了守衛邊疆的將士們悽怨而又悲壯的情感,表達了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。將士建立軍功的壯志,邊地生活的艱辛,戰爭的酷烈場面,將士的思家情緒。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...
王之渙的名言

王之渙的名言

11-30
楊柳東風樹,青青夾御河。羌笛何必怨楊柳,東風不度玉門關。莫聽聲聲催去棹,桃溪淺處不勝舟。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今日暫同芳菊酒,明朝應作斷蓬飛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漢家天子今神武,不肯和親歸去來。黃河遠...
王之渙的作品有哪些

王之渙的作品有哪些

05-14
王之渙的詩,今存僅有六首,主要為《登鸛雀樓》《涼州詞二首》《九日送別》《宴詞》《送別》。載於《全唐詩》卷二百五十六。其中《登鸛雀樓》《涼州詞二首》和《送別》三首皆著名,尤其以前兩首最膾炙人口,可謂皤發垂髫,皆能...
王之渙被稱為什麼

王之渙被稱為什麼

08-04
王之渙被稱為邊塞詩人。王之渙,688年出生,742年去世,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,字季凌,漢族,薊門人,一說晉陽人。性格豪放不羈,常擊劍悲歌,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。名動一時,他常與高適、王昌齡等相唱和,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。...
王之渙的詩有哪些

王之渙的詩有哪些

11-01
1、《涼州詞二首》唐代:王之渙。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單于北望拂雲堆,殺馬登壇祭幾回。漢家天子今神武,不肯和親歸去來。2、《登鸛雀樓》唐代:王之渙。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...
王之渙姓什麼名什麼

王之渙姓什麼名什麼

02-21
王之渙姓王,名之渙,王之渙幼年聰穎,弱冠能文。慷慨有大略,倜儻有異才。以門蔭入仕,授衡水主簿,在任上娶衡水縣令李滌第三女為妻。後受人誣謗,拂衣去官。天寶元年(742年),補文安縣尉,清白處世,理政公平。卒於文安任上,時年五十五歲...
王之渙為什麼要假裝審狗

王之渙為什麼要假裝審狗

12-18
唐代詩人王之渙在文縣做官時,民婦劉月娥的小姑子被殺,報案到了官府。劉月娥向王之渙具體說明了案情。王之渙聽到劉月娥說家裡有條黃狗,凶手行凶當晚沒叫,從而斷定凶手必是她家熟人。聽了劉月娥所說與凶手廝打的經過,進一步...